第一千零四十二回 扯皮 (第1/2页)
人在研究生死问题方面,还是比较认真的。
至少潞王是这样。
他根据北方传来的消息,综合来看,只要宗室交出土地,杨承应都会留他们一命,然后安排一个地方安置。
反而是对带头大哥下手狠辣,比如首辅陈演、再比如勋贵之首吴惟英,南方士林魁首钱谦益。
研究以后,潞王得出结论,老老实实的投降是上策,稀里糊涂变成监国是下策。
所以,无论马士英如何请,潞王死活不同意监国。
马士英没办法,只得祭出太后这张牌,请太后下懿旨,让潞王在杭州监国。
邹太后,也就是朱由崧的嫡母,随即下了懿旨:
陛下与潞王乃是至亲,贤明为诸王之冠。昔日宣宗东征,襄王和郑王监国,这已经是祖制,潞王可以遵行。
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潞王还有什么好说的,只得同意监国。
崇祯十三年三月初五,潞王正式监国。
「如今敌兵在北,随时有南下的可能,众卿该如何办?」潞王随口问了一句。
毕竟是头次升座议事,总得有话题聊吧。
结果,一片沉默。
打!恐怕是打不过的,并且还有一个比较难言的事。
想做南宋,请问岳武穆在哪里?
见众人都默不作声,潞王只得自己出来收场:「是孤王问的有些笼统,孤是问怎么救回皇帝!」
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,却惹得群臣面面相觑,还理解错意思。
长期的党争,让这些人想问题的思路,与常人不一样。
特别是当事人朱大典和阮大钺,更是会错了意。
他们以为,潞王是在追究他俩丢失皇帝责任。
阮大钺猛地出列,跪在潞王面前,磕头:「臣有罪,没能保护好皇上,请王爷治罪。」
「臣也有罪,」朱大典跟着跪下,「臣与阮大钺为皇上在前方开路,却没料到敌人从后方来,致使皇帝落入敌手,死罪!」
阮大钺罪责难逃,只得出来认罪;朱大典明面上认罪,其实是为自己和阮大钺开脱罪责。
因为如果阮大钺被论罪处死,朱大典也罪责难逃。
这些弯弯绕绕,都是党争的后遗症。
潞王人傻了,这和救弘光皇帝有关系吗。
马士英也赶紧出面:「王爷,当时一片混乱,陛下自己误入敌营也是没办法的事,求王爷法外开恩。」
潞王在心里叹了口气,只是抬了抬手,让他们起来。
为了不让百官理解错他的意思,他再次修改措辞:「辽东军下一步是杭州,我们如何应对?」
「杨承应仅用半年不到的时间占据广大区域,应该没有余力南下进攻。可以派人北上议和,将他占领的太平、应天和镇江三府割让给他,约为兄弟之国。」
马士英的这个馊主意,得到了广泛的认同。
自古以来,南北对峙的次数很多,如东晋十六国、南北朝和南宋等。尤其是南宋和金国,金国席卷北方,然后被北方的动荡绊住了手脚,让南宋议和成功了。
救皇帝和收故土都办不到,唯有这个计策。
潞王点头:「好吧。不知道谁可以担任使者?」
马士英提议:「陈洪范可以担当重任,老人家曾出使过京师,也不会觉得陌生。」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