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五章 风筝 (第1/2页)
在六百米距离上开火,对蒙古骑兵造成伤害的只有亲随骑兵队,此时他们都在马下。
这些人五个人一组,打了一个地桩,把马匹拴在地桩上,然后备马拴在主马的马鞍上,而本人则是离开马匹超过五米,这主要是避免射击产生的声音和烟雾惊了战马。
这是血的教训,在前哨战和训练中都有发生。
与骑兵营、顺军、忠孝营大规模接收本地缴获的战马不同,亲随们所用的所有战马都是从觉华岛上运来的,与炮兵是一个标准,因为只有长期一起训练生活的战马,才能适应枪炮齐名的战场,虽然清军之中不乏火器,但显然,战马对火器的适应能力远不如带来的马匹。
亲随们采用的是散兵战术,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齐射,只要有把握,就可以射击,因此在六百米的距离上,就已经有人开火。
前段时间的接触,让亲随们已经知道清军骑兵的战术,他们会在一千米外转为快步,并且开始从纵队变成横队,在六七百米距离上大体上完成,而这也进入了线膛枪的射程。
之后就是大概每小时二十公里的跑步冲击,一直到百米左右的距离,发起急速冲击。
理论上来说,考虑到装填与瞄准的时间,亲随们也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完成至少四次,甚至五次的射击,但唐沐规定,只要敌人骑兵接触到二百米,就立刻上马后撤。
因此哪怕在最远距离上进行射击,也可以射击三次。
而哪怕在六百米的距离上,线膛枪仍然可以击穿三里厚的杉木板,对于只装备了皮甲或少量锁甲的蒙古骑兵来说,仍然有着致命的命中率,而在这个距离上打横队靶,也就是十米宽,一点八米高的靶子,命中率也能达到一半左右。
当然,打靶成绩与实际战斗不是一回事,而蒙古骑兵的冲击横阵也没有那么密集,这一点上,蒙古骑兵远不如满洲骑兵,甚至不如顺军的骑兵。
蒙古骑兵不断靠近,而六十名亲随手里的线膛枪连连开火,在六百米到二百米这四百米的冲击道路上,所有人都打出了三枚子弹,有些速度快的打出了四枚甚至五枚,但燧发枪那百分之八十的击发率影响着亲随们的发挥,但等到这群家伙射击完,收好火枪,拿起枪架,翻身上马退避的时候,仍然有至少十名蒙古骑兵落马,而被打中的战马则三倍于此。
科尔沁人仍旧打着唿哨,发出各类叫声冲锋,但上马的亲随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后退避,只需要退避二百米远,就可以降低速度,退出五百米就可以停下,看命令是否下马继续射击。
因为科尔沁人在冲击中消耗了太多的马力,而双方的战马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,是无法追上全力退避的亲随的。
而他们也不敢过分的追击,在他们冲击的时候,勒克德浑带领八旗骑兵在后面跟着,但如果双方拉开的距离太大,那掩护亲随的顺军骑兵和东方旅骑兵营就会毫不客气的冲上来,利用时间差给科尔沁人致命一击。
科尔沁人最终也没有追近亲随到百米之内,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功夫也就无法发挥,那是三十米范围内的技艺。最终科尔沁人选择停下,勒住了因为狂奔而粗喘气的战马,他们必须保留一部分马力,迅速的后撤,这是前几次接触得出的结论。
果然,在科尔沁人停下的时候,亲随队里响起了一阵哨子,亲随们也停下,他们把自己的缰绳递给自己的伍长,然后飞快的装填子弹,对着正在后撤的科尔沁人再次开火射击,等科尔沁人逃出射程,又留下了十几具尸体和数十匹被击中而哀嚎不止的战马。
看到眼前这一幕,勒克德浑绝望了,他与科尔沁将领约定,这是最后一次的尝试,事不过三,科尔沁人不会再进行第四次,他们实在承受不住伤亡,关键是,只能承受伤亡。
一路追击,缴获的除了栓马桩,就是几根没来得及带走的推弹杆和枪架。
夕阳逐渐落下,在最后的光亮里,唐沐命令亲随们掩护骑兵营对科尔沁人发起了冲击,这其实更像是一种驱赶,随着骑兵营密集的横队赶到,科尔沁人立刻退避来开,而骑兵营的士兵们下马,杀死受伤未死的科尔沁人和那些倒霉的战马,然后把科尔沁人的锁子甲和弓箭收拢起来,虽然这些东西他们用不着,但却可以向顺军那边换取奖励。
而人头也被割了下来,虽然人头在顺军那里换不来赏金,但可以向吴三桂邀功,一颗人头五十两,这是大明的标准。
一路南下,东方旅已经缴获了十一套锁甲和四十二张弓,人头也斩了四十多个,收获颇丰,而亲随们的风筝战术越来越娴熟,战果也越来越大。
“这广袤的辽河套,到底是咱们汉人的地盘,庇护着汉人。谁能想到,平坦旷野,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。”唐沐看着夕阳照亮的地面,看着骑兵身上的甲胄折射出的波光粼粼,微笑说道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