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二章 琉球王国 (第2/2页)
陈六子呵呵一笑:“赵先生,琉球是一国不假,而且历史悠久,但并非是由此就兵强马壮,你可知琉球有多少人?”
赵文及摇摇头,他说:“纵无百万之众,也该丁口过十万吧。”
陈六子摆摆手:“若有那么多,岂能为倭人所据?琉球国,人口十万,男女老幼全算上,可不只是算丁口。而且倭国萨摩藩三十多年前,征伐琉球后,为了控制,不许琉球拥有军队。
所以,此次兴师前往,粤军和东方旅都不用动,可继续按计划整训编练。我麾下海军,还能凑出三百军士,再武装些水手,也就是了。”
“竟是如此弱国,我竟是高看了。”赵文及感慨说道。
马特索尔科的广东之旅是疯狂的。
在澳门的粤通行银库,马特索尔科见到了很多银行的股东,他们漂亮的轿子,跟在身后恭敬而温和的仆人让马特索尔科清楚,这些人非富即贵。
而在所有的股东之中,马特索尔科最喜欢的就是林渭源和黄莞楼二人,因为这两个人提前被李肇基打好了招呼,要好好招待这位荷兰人,向他展示广东士绅的实力。
于是,黄莞楼盛情邀请马特索尔科访问广州和他的家乡东莞。
马特索尔科得以开始了一趟广东之旅。
“在广东的沿海,有着各式各样的戎克船,划桨船也很多,往来于各大城市与香港之间,把各种各样的食物、建筑材料和人送去那个充斥着财富的岛屿。
我尤其观察了那些戎克船,发现它们与巴达维亚的相比,更为小一些,但使用的帆是一样的硬帆,船舵也是升降舵。在复杂的航道里航行,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各个方向的风,看起来非常灵活。
这让我很奇怪,同样是为了利用各种不同的风,同样为了适应复杂的水域,欧洲的船只为何用大三角帆,而明国人用这种硬帆呢?”
这是马特索尔科广东之行写在日记里的一段,这个问题困扰了他许久,一直到他抵达进入了珠江航道,深入了珠江三角洲。
“我终于明白了明国人为什么不适用大三角帆了,因为不适合这里。
这是一条宽阔的河流,其宽度不亚于任何一条欧洲的大河,但我认为,除了阿姆斯特丹等少数城市,欧洲再难看到这样的盛况,航道上到处都是船,大大小小的船只充塞了我的视野。
如果这里的每一艘船都用三角帆,那么这条江绝对容不下,会制造很多的事故。
显然,我的猜测并不完全正确,他们使用硬帆是出于现实的考量,而不仅仅是为了节约成本。”
“广州是一个巨大而繁华的城市,阿姆斯特丹、伦敦、巴黎,我去过很多大的城市,但我敢说,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比的上广州的繁华,有人说这座城有五十万人,也有人说有八十万人。
英吉利倾其一国,伦敦也就只有四十万,而我听明国人说,这不是大明最繁华的城市,至少有五个比它大而繁华。
更让我惊讶的是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整洁,这里的人很有秩序。”
“城市外不仅是繁忙的港口,还是最忙碌的乡村,放眼看去,满是桑林和稻田,勤劳的人们在那里劳作,我的朋友黄是本地的绅士,他在广州和东莞很多的土地,所有经过的人都会向他行礼。
这里的人喜欢下跪,尤其是面对官员的时候,而黄不需要,他是一位靠着学识和考试得到贵族身份的人,他的仆人说,他曾经见过大明的桃花石皇帝的兄长,也就是前一位皇帝,靠的是他在广东一省考试中脱颖而出。
这得到了进士的称号,这不是一种贵族等级,而是称号,所有人只要学识足够好,都可以获得。而黄告诉我,凭借这个称号再加上他的年龄和经验,他随时可以执掌一个府的土地。
广州就是一个府,也就是说,他可以担任数十万人的长官。”
“在广州,我们遇到了葡萄牙人,他们重新获得了来广州贸易的权力,但却失去了垄断明国贸易的地位。因为李的存在,但似乎没有人敢对这说什么。
提起东方公司的老板李,这里的很多人知道他,说他是一位剿灭海盗的英雄,一位拥有金银山的大富翁,还是广东第一善良的人,任何活不下去的人,他都能给一片土地或者一个工作的机会。
我们见到了本地的一些贵族,还有官员,有军官也有官僚,他们似乎对李的怀疑多于称赞。但无人敢说的太露骨,因为李是总督沈的朋友。
据说沈要带领军队去北方打仗,李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。
李由此在广东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,任何人和他作对,就是与总督沈作对,与明国作对。显然,东方公司与明国政府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亲密,我的翻译还从某个小官员那里听到了一个传言。
如果总督沈去北方打了胜仗,他就会成为明国的宰相,亦或者管理更多的省份和军队,而缺少了李就做不到。
显然,或许有一天,我们的伙伴李,会成为宰相的朋友。”
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