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八十三回 出塞 (第2/2页)
英勇牺牲的英灵啊,请你们保佑你们的主帅旗开得胜,平安归来。
在一片诵经声和木鱼声中,朱徽娴想起了骑马行军的丈夫。
她默默的点燃了一炷香,合上了眼睛,用心祈福。
沈阳,汗宫。
皇太极正认真听着,来自广宁的商人说起辽东镇的情报。
事实上,无论是皇太极还是杨承应,出于自身需要,都没有断绝双方贸易往来。
贵族要蟒缎彰显华贵,百姓需要粮食和生铁。
杨承应则需要大笔的银子。
“这么说来,杨承应已经偷梁换柱,组建了属于自己的班底。”
皇太极轻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,低沉的语调中流露着一丝疲惫。
饶是以皇太极的雄才大略,在一连串人事变动面前,也不由得感到无比的乏力。
“不仅如此,他还想出一套职级分离。”
商人说道:“就是把职务和级别分开,按职务和级别分别给薪俸。”
“这我知道,不过他是怎么做的?”皇太极问。
“目前还在征求各方意见,初步定为二十七级,从最底层办事员开始,一直到最高的政事院,封顶八级。
也就是说级别不与职务挂钩,但是到了那个级别才能担任相关职务。如果轮不到也可以享受相应级别待遇。
赏罚也和级别有关,比如加半级,或减一级等。
学堂里的先生,辽东镇名下各厂的领导都享受级别待遇。”
听到这里,皇太极弄明白了,杨承应已经不学明代把官和吏分开,而是合在一起搞了个级别待遇。
另外,基层还到了乡,盐铁等资源控制在自己手里。
这与历朝历代的制度都有区别,又有相似之处。
“府职有多少人?”皇太极好奇地问。
“纯粹的府职大概4383,但是算上先生和盐场等管理人员,至少5000人。”
商人皱眉想了一下,给了一个大概的数字。
“他哪里来的这么多人?”皇太极大吃一惊。
“从他入主金州起,就开了求知学堂,亲自编写教材,花重金请先生,后来还请了洋人,还有女洋人!
而且不分男女都要学习,持续投入到现在。”
商人笑着回答。
皇太极听罢,若有所思。
一旁的刘兴治看了,笑道:“大汗,您还是别打听了,那些事您学不来的。”
自从皇太极率军二次入蓟镇,刘家兄弟就留在皇太极身边。
其中,刘兴治与皇太极的关系最好,什么话都敢说。
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
皇太极强打起精神,沉声问道。
“大汗,大金国的立国之本乃是八旗。八旗参与战斗的目的是为了缴获物资和人口种地。”
刘兴治直言不讳:“您能毁了世袭的旗主之位,搞杨承应那一套吗?另外,您有那么多人吗?”
皇太极愣住了。
人才的培养需要很长的时间,而且就算皇太极愿意,也不得不顾虑到八旗。
自己刚乾纲独断,别再惹出大事。
这时,豪格风风火火的来了:
“父汗,大事不好了!杨承应出塞啦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