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七回 钱哪来的? (第2/2页)
“朕知道,哎!看来朕得抬举他,把他稳住,再另寻办法。”
崇祯长叹一口气,感觉已经拿杨承应没办法。
他想不明白,同样是收税,自己收得天怒人怨,杨承应却为什么收得上来。
杨嗣昌可不敢告诉他,宗室和乡绅占了大明一大半的土地,却不用缴税。
同一时间,杨承应也在搞内务改革。
他此时已是如日中天,赢得了鞍山之战的决定性胜利,该考虑整顿内务。
等季风一到,就可以率领水师造访琉球,叩开萨摩藩的门。
“您要把税务厅分开?”
尚学礼和沈世魁听了,都吃了一惊。
“没错。我知道你们觉得很诧异,实际上这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。”
杨承应说道:“税务厅继续主管税收工作,分出来的一部分人手组成财务厅,专门负责财务。”
说罢,他拿出一份财务厅的机构设置和职责范围,交给他们。
尚学礼和沈世魁捧着,细细的看着。
范文程在一旁,轻捋胡须,一副若有所思。
在他看来,这事很正常。
管理财务和管理军队一样,讲究一个制衡。
收税和国库放在一起,很容易滋生蛀虫。
“税务厅还是由尚学礼负责,财务厅归沈世魁负责。”
杨承应说道:“机构的设立需要大量的人才,而求知学堂毕业的,正是你们需要的人才。”
财务厅说是“厅”,实际上相当于“部”,共有二十二个司,地方上还有财务办事处。
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。
杨承应在天启年间就在搞地方教育,设立从小学到中学堂,再到大学堂。
每升一级就要考试。
从小学毕业,没考过的接受体训,入伍成为辽东军一员,不合格的进入社会。
从中学堂毕业,没考过的就去地方部门。
大学堂毕业,直接进入税务厅等部门。
这种读出来包分配的方式,既能极大的激励学生们的读书热情,也能给治理地方带来大量人才。
“我看不只是财务厅和税务厅的问题,属下以为我这里也应该进行改革,加强部门的职责,明确权责一致,才能更好的办事。”
范文程趁机提出来。
这也是杨承应想说的话。
“等宁先生回来,我们再就这个问题继续研究。”
这种事,杨承应认为宁完我应该加入讨论。
“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,估计还有两天的路程。”范文程道。
“那就歇息一两日,等他回来。”
杨承应伸了个懒腰,起身准备离开,却见范文程稳坐钓鱼台。
尚学礼和沈世魁已经离开,好好研究一下财务厅。
他有事,但不方便当面说?杨承应心想,便向范文程使了个眼色。
范文程会意,起身跟着杨承应一起出了书房。
“范先生,似乎有话要对我说。”杨承应道。
“大帅,您知道杨嗣昌一直待在辽东镇的原因吗?”范文程反问。
“当然知道,只是没有说穿罢了。”
“您既然知道,也应该清楚一件事,纸是包不住火的。”
杨承应听罢,怔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