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回 筹备纸币 (第2/2页)
“你问吧。”杨承应笑道。
“大帅,您纸币上的圆角分是什么意思?”
曹润生说着话,背又弯下去了,看杨帅不回答,这才意识到,赶紧直起来。
杨承应鼓励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,笑道:“圆角分对应的是两,钱,文。我打算一百圆等于一百两,一圆等于一两。
面值上,分为一百圆,五十圆,二十圆,十圆,五圆,二圆,一圆……方便市井流通。”
“您这些钱是不是太大了,就怕百姓换不出来。”曹润生担心道。
“不怕。我可不是那种随便发纸钞,我有这个数字的准备金。”
杨承应伸出右手,展开五指。
“五十万两?”曹润生问。
“是五百万两白银,和三万根金条。”
“这么多!”曹润生有点懵。
“这些钱存放在银号,我不会动一下。确保商户前来兑换,你们始终有钱。”
杨承应说道:“而且我发的这些钱严格意义上,绝对不超过这些钱太多。”
曹润生完全愣住了,都不知该说什么好。
“而且我让你们印刷这些样本,不是让你们直接发的。”
杨承应继续说道:“我是让你们准备好,等李朝和倭国的使者到来,展示给他们看的。”
“您还要发到李朝和倭国?”
这完全超出了曹润生这个钱庄掌柜的理解范围。
“洽谈嘛,但不一定马上推出去。”
杨承应笑着说道:“而且,银号不打算设在广宁,而是搬到旅顺港。到时候,我会给你们找个新的老板,全力管此事。”
纸币通行的另一个原则,是要具备市场流通的需要。
广宁名义上是总兵府所在,穷的叮当响。
旅顺港则不同,经过七年多的发展,包括旅顺港在内,整个旅顺区的商铺林立。
往来船只络绎不绝,连山东大乱都没有影响往来。
“哦,哦……”曹润生既高兴又有点难过,但仔细一想又很合理。
毕竟自己只是替东家钱庄的,人家不放心把这么多钱给他经营,也是应该的。
两人聊着,来到了制作纸钞原材料的车间。
工人们光着背,忙碌的制作一种纸——桑皮纸。
这些工人和原材料都来自同一个地区,大明的永平府。
永平府的造纸历史,可追溯到汉代。
那个地方地势西北高,东南低,适合种植桑树。
产出的桑皮纸,手感柔软细腻、结构均匀、拉力强、吸水性好、不腐不蛀、搓折无损、永不变色。
就是价格有点贵,手工纸嘛,产量低很正常的。
“我知道你家族与宝钞渊源极深,用这些纸造出来的纸钞,可别让我失望。”
杨承应望着在高架子上晾晒的工人,对曹润生说道。
“您放心。小的家族是宝钞提举司的工匠,因混不下去才去的江南。”
曹润生这点很有信心,“制作出来的纸钞绝对不一般,那些试图造假的人,费半天劲也未必有用。”
“很好。事情成了之后,我奏请朝廷给你一个世袭。”
杨承应笑道:“还给你钱粮,房屋和田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