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六回 严重分歧 (第2/2页)
罗三杰最会见风使舵,“大帅,这两个人一再无礼,大帅身为提督,完全可以将他们斩首。”
“算了。他们当年抗击鞑子,功劳不小,还是随他们去吧。”
杨承应抬手示意面前的罗三杰坐下。
随后,他振作精神说道:“辽西大小边堡,面临着蒙古各势力的进攻,现在又来了鞑子,需要认真的翻修。
关宁军整编后,将根据各地的情况,再相应的安排驻守地方。”
“是。”关宁军诸将领命。
关宁军是一支成军时间比杨承应的金州军晚,训练强度弱很多的部队。但是也存在了好些年,成分复杂。
以宁远为支撑,前屯为后卫,锦州为前锋,步骑分立,各自单独成营。总计有五十三个营,六万八千战兵,分驻锦州、松山、杏山、中左、宁远、中右、中后、前屯八城以及长宁、兴水、黑庄、高台、平川等堡。
想要整编他们,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。
所以,杨承应只是在会议上定调,具体要会后仔细商量。
之所以这样做,既明确告诉关宁军去向,又稍微刺激下朝廷。
希望朝廷看在“制衡”的份上,把袁崇焕放出来,重新担任宁锦巡抚。
“另外,基于庞大的人口,和铁的需求得到满足。”
杨承应说道:“我打算推行全民兵役制,全境家中非独子的,年满十六岁到二十二岁之间,通过审核后入伍。
在军队服役七年的,除哨长及以上将领外,实行退役。
转业后,到地方担任百户或总旗等。”
这个消息宛如重磅炸弹,把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从来没听说过全民征集军队,也没听说过当兵七年可以退下来。
而且按时间计算,第一批金州军恰好到了退役的年龄。
让熟练兵退下来,杨承应的确有些心疼。可是吐故才能纳新,时刻保持军队的年轻化才能有战斗力。
时间一长,再勇敢的士兵,也会逐渐变成老油子。
更何况大片土地需要基层管理,求知学堂出来的还太年轻。
“当然,我不会让他们不拿一文钱就退下来。”
杨承应说道:“具体退伍后,拿多少,担任什么职务,都需要再仔细斟酌。”
“这件事从来没听说过,我怕士兵想不通。”
苏小敬说道:“大帅,此事是不是可以暂时缓一缓。”
“苏将军,而今鞑子暂时无力南下,我军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候。”
杨承应态度上,没有丝毫的松动:“我们要完成军队革新,建立一支年轻化、有战斗力的部队,迫在眉睫。”
苏小敬和许尚对视一眼都有些沉默。
韩云朝道:“战争不知还要打多久才是个头,能退下来不用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卖命,也是一件好事。”
“而且,我会让他们管理地方,做一个好的父母官。”杨承应道。
会议的气氛仍然显得沉重。
总给人一种人走茶凉的感觉。
关宁军诸将更是觉得,这不会是在变相削弱关宁军吧。
谁不想做好人,但是有的时候心肠得硬了一点。
同时代,古斯塔夫已经开始全民兵役制,并且把火器大规模用于战争。
虽然规模上,无法和东方相比。但这种试错,是必须要进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