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四回 整编 (第1/2页)
皇太极这么大张旗鼓,就是为了让假消息传到杨承应耳朵里。
事实上,一点作用都没有。
恰恰相反,起到了提醒的作用。
对于边情和历史有些了解的杨承应,立刻把宁完我等文馆学士叫来。
“皇太极故意把刘兴祚等人支开,率军与蒙古各部落会盟。”
杨承应理智的分析道:“这恐怕是借口,其真实目的是越过蓟镇,入犯京师。”
祖大寿和鲍承先都倒吸一口凉气,下意识觉得不可能,但大帅深谋远虑,绝对不会无的放矢。
“这事极有可能。自万历二十三年那件事后,蓟镇已经没有可以防守的兵力,全靠戚少保威名吓唬住蒙古人。”
宁完我冷静的分析道:“建虏往南无路可去,往北天寒地冻,打李朝已不成熟,只有往蒙古方向。”
这分析合情合理,令人信服。
“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京师就危险了。”
范文程担忧地说道:“以我军所处地方想此时跨海入援,是不可能的事。”
一进入冬天,北方大多数港口不能用。极少数不冻港,想要运数万大军和补给那得多少船只。
如果只单纯运士兵过去,以明朝那后勤基础,士兵非得都饿肚子,不用打仗就自己顶不住。
“既然无法直接救援,咱们玩一票大的。”
杨承应说道:“倾全力北上,夺下辽阳等大城,直逼建虏的沈阳。”
围魏救赵?
“不可!”祖大寿和鲍承先都反对。
“围魏救赵的前提,是‘赵’能抵挡得住。”
祖天寿说道:“偏偏京师周边士兵都不怎么样,压根不堪一战。”
没有了“赵”,围“魏”又有什么意义。
总不能让当今皇帝,学习李朝的国王直接润到觉华岛吧。
“当今圣上刚即位,突然遭遇这么大的变故,心里一定受不了。”
鲍承先道:“建虏主力都在沈阳,如果皇帝下诏勤王,而大帅又没拿下辽阳,就要面临割舍。如果大帅不勤王,皇帝怎么看?朝廷怎么看?公主怎么看?”
他们这么一说,杨承应的确感觉到头疼。
尤其是公主在他辛勤耕作下怀了身孕,这个时候有“不忠”之举,会影响养胎。
要是坐着不动,等待朝廷下诏救援又太可惜了。
“辽阳距离沈阳太近,建虏全力反扑,我们会被牵制住。”
宁完我也劝杨承应不要想打辽阳:“最现实的做法,还是应该率军北上,先取海州卫等地,然后在那里修建城池,构筑边堡。”
“然后呢?”
以金州军的实力,在皇太极不率主力前来的情况下,杨承应自信拿下海州卫如探囊取物。
“我们往西打,将整个包括广宁地区在内的区域全部收入囊中。”
宁完我提议道。
杨承应驻足在地图前,对地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。
最担心的一种情况,就是海州城遭遇到和锦州一样被围困的命运。
如何在大军无法与后金主力决战的前提下,确保海州城安危?
“大帅,如果担心海州会失守,就得派可靠的大将镇守。”
范文程仿佛是杨承应肚子里的蛔虫,“属下以为,帐中将领能承担这个任务的,最合适的只有一个人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