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八章 政务学堂 (第1/2页)
河东光复,鞑子被赶出关外。
一年的动乱,百姓死伤无数。
房倒屋塌,田地抛荒,财产损失难以计算。
可人总是活着,要向前看。
在普通人眼中,沿街巡逻,城头值哨的黑甲明军,就是最大的保障。
只要他们在,河东的安定繁荣,指日可望。
除夕到了,太原府变成了欢乐的海洋。
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,换桃符,里里外外打扫卫生。
“乒乒乓乓!”
满大街的小孩子把竹子往火堆里扔,轻烟袅袅。
爆竹声中一岁除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杨辰住在府衙隔壁的一套大宅子里。
这几天忙着迎来送往。
寇确找来一大帮文人,量才取用。
河东各府县开始正常运行。
时值春节,距离太原近的官员,都免不了提前跑来给上官拜年。
因为,他们还得在除夕当天赶回去,主持自己辖地的一些祭祀和庆祝活动。
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,一忙就是半个正月。
文人是有骨气的。
这些人哪怕知道明军主帅杨辰就住在隔壁,一开始也没人前去拜会。
很简单,杨辰是太监嘛。
越是厉害的阉人,越让人敬而远之。
后来,寇确的大嘴巴还是把杨辰的真实身份泄露给几个好友了。
比如吕梁二贤,晋地三老什么的。
这些年纪跟寇确差不多的老头,都是当年大周的臣子。
其中一个叫闫敬的老头,还曾当过礼部侍郎。
二十几年前,他就是很有名气的大儒了。
当然,其他老头的官职低一些,学问可不浅。
他们全都是因为司马铭政变,才挂冠隐退,发誓此生不食晋黍的。
这些老家伙当然不是为了求官而来。
他们归隐多年,早就厌倦官场了。
不过,谁没有子侄门人呢?
如果是太平时节,让后辈自己凭本事吃饭好了。
可经过辽人这么一闹,这些人东躲西藏,餐风露宿,活下来都不容易。
如今,忽然听说大周太子尚在,明军竟然是太子殿下的秘密军队。
那还不来看一看?
顺便给子侄、弟子们找点出仕的机会。
杨辰对这些老家伙还是蛮尊敬的。
人家手无缚鸡之力,你指望别人揭竿造反,跟司马铭对着干么?
不现实。
他们跟大晋不合作,已经算颇有骨气了。
对于那些有本事,不迂腐的文人,杨辰集团是来者不拒,多多益善。
无论是寇确身边,还是秦丽婉的后勤,兵工系统,都极度缺人。
量才为用,尽量安排就是了。
九月份,在进攻太原之前。
杨辰就在承天军寨搞了个政务培训班。
宋新辰的太监队伍中,不缺精通官场政务的干才。
他们受身份所限,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放出去当地方官的。
但不妨碍把他们的一生所学教授他人。
第一批受训的,就是军中的伤残官兵。
时间紧迫,他们也只是经过了一个月的短训。
这些官兵再就业,不过是村长、镇长,最高不过县尉,捕头。
杨辰对他们的要求不高。
但对于各地的县令,县丞、知府等文官,杨辰的要求就不同了。
寇确的推荐,只是解决有无问题,属于临时编制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