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瘦西湖三见林黛玉 (第1/2页)
杭州以湖山胜,苏州以市肆胜,扬州以园亭胜。
大乾康靖年间,康靖帝曾经六次下江南,扬州盐商为讨好皇帝,故此在瘦西湖一带,请了名家画图,建造园林,此乃瘦西湖的来源。
瘦西湖在扬州城西北,俞禄刚进入傍花村,几多烦闷愁绪皆被一条曲折的碧水洗尽,傍花村不在湖内,不过是临近瘦西湖的村庄,他们面前是依山傍水的三进院子,俞禄颇为满意地点头:“柴门临水稻香村,远有市肆,近有山水,临山,而山乃天然而成,近水,而水乃有源而来,不错。”
俞禄没有带随从过来,年世杰等几个盐商在途中追上了他们,何懋卿闻言,微不可觉地使了个眼色给年世杰,年世杰会意上前,身上布衣看来宛如平民,却有一份悠然气度:“俞大人既然相中,最好不过,傍花村的宅院恰好是我出资买地修建。区区小礼,不成敬意,还请大人收下。”
“却之不恭了。”俞禄片刻犹豫也无,便从年世杰手里接过房契,笼入袖中。
年世杰微弯着腰充为向导,伸手道:“前面就是虹桥,两位大人请。”
何懋卿、年世杰见俞禄收下了,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,众人相谈甚欢地徒步行至虹桥外,一座白色的大园门高耸而起,何懋卿还来不及感叹,突然见到门下的林如海穿着常服,手牵小女儿林黛玉,远远的有几个仆人跟着,何懋卿上前一步:“今儿巧了,想不到林御史也有雅兴。”
“俞运判、何运同,噢,也是何府台,还有你们这些盐商大户,真乃幸会了。现下不是公堂,咱们不必打官腔。因夫人尸骨未寒,我恐小女郁郁成疾,特来游行散心。”林如海站在园门之下,前方有蓝天碧水衬托,青山郁郁,黛玉穿着淡青比甲,外罩石青缂丝银鼠褂子,下摆浅白裙袄,虽然还在幼时,却平添几分清丽,早熟的她一双美眸尚有泪色,或许是因母亡所致。
俞禄道:“贾夫人仙逝之时,在下公务在身,刚回来又有钦差之命,匆匆数十日,也不得来府上吊唁,在下失礼失礼!”
“你门下人已补过礼了,况且你为的是朝廷国库与万千生民,做好了这个,比什么礼都令我开怀。”林如海拈着胡须,犹豫道:“你还未到弱冠,如不介意,我称你一声贤侄如何?”
“理所应当。”俞禄拜了一拜,林如海哈哈大笑。黛玉嘴角微微翕动,似乎有些好笑,不过她为此有点小开心,毕竟俞禄和父亲年龄相差甚远,若是忘年之交,自己就矮了一辈。年世杰等盐商与林如海也是熟的,但不敢过分攀谈。
“瘦西湖三字,取名已久,皇上下江南之后,就有人在正门挂了这块牌匾,却没有切合主题的对联与诗句。如今的扬州盐法道,走了戚建辉,扬州人都说暗中操控的乃是俞贤侄,又说俞贤侄文武双全,何妨在此牛刀小试?”林如海不动声色地几句话,却突然让众人安静下来。
谁不知道俞禄并不是科甲出身?所以,何懋卿也以为林如海过于刁难了,不知道是有意考验还是想要人出丑,往常酒会,俞禄也只是勉强过得去,至于诗词歌赋,可是未见俞禄作过啊。何懋卿不免为朋友担心,正要委婉替他拒绝,俞禄却微笑道:“有纸笔么?大作虽然不敢,几句酸文人的诗,晚生或许能写。”
“拿上来。”林如海回头吩咐一声,便有仆人把笔墨纸砚在附近棋枰上准备好。林黛玉暗暗吃惊,跟贾雨村这个进士读书识字的她,心智已开,即便没有达到后来作《葬花词》的地步,但也知道为瘦西湖扬名的对联诗句,该何等困难,不然此时的园门也不会一片空白,使多少文人雅士铩羽而归。而为扬州扬名的诗句,杜牧的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和李白的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早已珠玉在前了。
一场人凑到棋枰旁边,俞禄卷起了宽大的袖子,以免被墨汁沾染,他眼睛大略扫了几眼里面的亭台楼阁,成竹在胸地提笔挥就,众人看时,只见是一副对联:
借得西湖一角,堪夸其瘦。
移来金山半点,何惜乎小。
“好!”何懋卿拍案叫绝:“好一个‘借得’,好一个‘移来’,难为俞兄想得出来。杭州的西湖,不失雍容,而扬州的瘦西湖,以清瘦曲折见长。镇江有金山,扬州则有小金山。这副对联,对得绝了,虽不是名联,但没有比它更适合瘦西湖的。”
“明儿我就命人镌刻在正园门两侧,俞大人文武双全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年世杰笑哈哈地道。
林黛玉也不由得暗赞一声,俞禄的对联实在是胜在一个巧字,拿了杭州西湖与镇江金山做对比,就不知诗作如何。林如海捧起来看了一遍,眼睛微眯:“贤侄还有余力吟出佳句么?”
“惭愧!晚生便一鼓作气写了吧,余下的请诸君题上。”俞禄当然不想别人看轻了他,他的原意在于散心,既然林如海想考验他,而且林黛玉在侧,刚好可以完成红楼系统的主线任务,顺手牵羊,何乐而不为。想了一会儿,他便有了一首七言诗,龙飞凤舞地缓缓写出来,他的毛笔字说不上方家,勉强看得懂罢了: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