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风不度玉门关 (第1/2页)
从汉武帝时期开始,高昌就是汉家士兵们进行屯田的重要据点。
百十年前北魏灭北凉的时候,生活在河西一带的大批汉人不愿意沦为农奴,选择了向西出阳关迁徙到了高昌。
再加上之前wuhu时期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徙到这里的汉人,很快就使得这里成了西域最大的汉人聚集之地。
根据王霄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那里得到的情报消息,高昌的汉人据说足有近二十万之多。
高昌,是西域的咽喉之地。想要光复西域,这里是必须要拿下的地方。
想要去高昌,首先要抵达敦煌。
从敦煌出发,分为南北两条道。分别出玉门关与阳关,走的是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的不同路线。
南线道路是过楼兰,越葱岭,到安息,往罗马。
而北线则是抵高昌,龟兹,同样是越过葱岭到大宛国。
夏粮下来之后,王霄亲自带领两万骑兵从金城郡出发,一路过武威,张掖,酒泉,瓜州抵达敦煌。
过了敦煌,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门关。
他用大量的食盐,铁器与美酒从草原部落那里还来了众多的马匹。甚至还雇佣了数千牧民作为炮灰雇佣兵。
两万骑兵,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了。
与水草丰美的河套不同,玉门关与阳关之外风沙很大,环境恶劣。
很难想象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汉家儿郎们,是如何常年坚守这里的。
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
马背上的王霄默默的为自己点了个赞。
这次借用徒弟文抄公的名义,绝对是好好的露脸表现了一把。
一道清冷的声音从身边传来“诗是好诗,可这里是玉门关,阳关在南边。而且送人是在长安城送的。你这首诗,并不应景。听着像是早就作好,现在拿出来用的。”
跟着王霄来的是萧玉。
她表示南梁是汉家正统,可却已经是数百年未曾见过西域的美景了。现在有机会去西域,说什么都要跟上来。
原本元淳公主也是要来的。可她不像是萧玉那样有武功护身,常年在外行走有生活经验。
王霄苦劝了她三天三夜,才算是让她气喘吁吁的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黑着脸的王霄瞪了过来。
带着面纱的萧玉捂嘴笑,很是得意能让好似一切都尽在掌握的王霄吃瘪。
王霄的面色不善“要不要打赌,我能来一首应景玉门关的诗词?”
听到打赌这两个字,萧玉不由自主的红了脸。
这段时间王霄总是会借着打赌的事情调戏她,可偏偏每次他都能赢。
虽然说萧玉一直违约,拒绝王霄提出的种种羞人条件。可时间长了,总是感觉有种莫名怪怪的情绪。
萧玉虽然是做秘谍的,可江南女子就没有不喜欢优美诗词的。
她也很想听王霄以玉门关为背景的诗词。不动声色的点头说“你先念诗我听听。”
王霄侧头打量着她,目光之中满是不信任“你不会又想赖账吧?做人要言而有信呐。”
萧玉哼了一声没说话,忽闪着漂亮的大眼睛看着他。
“算了,我对你的信誉已经不抱信心了。”
王霄做无奈状,看着巍峨壮丽,在夕阳之下让人有一种热血沸腾感觉的雄伟城关。
“黄沙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
得意的侧头看着女人“如何?”
萧玉轻咬红唇,片刻之后缓缓点头“好诗。”
的确是一首好诗,这一点无可否认。
一脸期盼的王霄策马靠了过来,小声在她耳畔说了几句。
红着脸的萧玉坚决摇头“不行。”
叹了口气,王霄又说了几句。
萧玉恨恨的瞪着他“你如此的才华横溢,为何整日里只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?”
王霄面色一沉,绷着脸抖了抖缰绳就准备走人,却是被萧玉拉住了手。
满心无奈的女人撩开面纱,靠过来在他的面颊上亲了一下。
“最多只能这样,你别逼我。”
“算了,就当是收点利息。”
王霄策马向着玉门关行去“漫漫旅途太过无聊,总要找些乐子打发时间才是。现在要是有部手机该多好。”
虽说都是骑兵,可王霄还没富裕到能给所有人都配置三匹马的程度。
而没有骑乘马与驮马可以轮换的情况下,大规模骑兵的长途行军速度并不见得能比精锐步兵强多少。
短途冲刺,肯定是骑兵占据优势。
可长距离行军的时候,骑兵一般都只是小跑与慢步。很多时候甚至比不过类似魏武卒这样的精锐。
真正将长距离战略行军发挥到极致的,是一个人带着好几匹马的蒙古人。
因为有着大量的马匹可以轮换与携带物资,蒙古骑兵是冷兵器时代唯一能做到战略级别机动的存在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